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喜获“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荣誉称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1-10 【字体:  】 【关闭


  1月5日上午,在北京市西城区,长春市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荣誉称号。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亲自向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会长康庆武颁发证书,并表示诚挚祝贺。他殷切希望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全国老年书画事业上做好示范,当好排头!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康庆武会长接过证书激动地表示:一定不负重托和厚望,以“夕阳更红”为目标,自尊、自立、自强,积极而为,奋力而行,扎实做好为老服务及老年诗书画工作 ,为老年和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春市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作为一个基层社会老年文化组织,几年来,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的悉心指导,坚持以努力为全区老年人服务,积极发挥老年群体作用为重点,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创建老年诗书画之区”工程,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为推进全市、全省老年书画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各级组织及社会民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2014年和2015年,该会先后被评为长春市和吉林省老年书画工作“先进集体”和长春市“敬老文明号”。2016年8月,被评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先进单位会员”。2017年4月,被评为长春市“优秀社会组织党支部”,受到表彰奖励。与此同时,也受到了《中国老年报》、《中国老年书画报》、中国老年书画微信平台等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多家予以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总结归纳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把组织和队伍建设作为为老年群体服务,调动老年群体积极性,有效发挥其作用的根本保证来抓。一是高度重视研究会班子建设,及时调整,配齐配强理事会班子,不断强化对诗书画工作的领导;二是对镇、街、系统和企业的老年诗书画工作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在街镇、系统及社区、小区、单位全方位建立老年书画活动组织,有力的保证了这项工作在基层的扎实开展;三是积极发展会员,实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目前已经发展会员610人,成为老年诗书画事业的骨干,增添了诗书画工作的活力;四是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按照自然分布,组建了“书法活动组”、“绘画活动组”、“诗歌活动组”和“会直活动组”4个志愿者党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在全区10.5万老年群体中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

精心抓好载体设计
  扎实实施创建“老年诗书画之区”工程。自2014年初,按照省老研会“五有建设”要求,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与老龄办、区文体局、老干部局联合策划并开始实施了创建“老年诗书画之区工程”,历经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出成效,具体实现了“40个诗书画名人”、“50个诗书画名集体”的典型培养、进而创建老年“诗书画之街”、老年“诗书画之镇”和老年“诗书画之区”的工作目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突出抓好书画传承
  积极响应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苏士澍会长“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号召,动员全区广大老年书画爱好者,着眼于培养树立“民族自尊、民族自信和民族凝聚力”,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童叟同学同进”、创建“诗书画名校”,争做“诗书画小童星”和评选“诗书画家庭”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书法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培养树立了哈达小学等一批秉行“书道养根,翰墨育人”教育理念的书法特色学校,在全区树起了传承、传播中华书画传统文化的楷模。绿园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与哈达小学童叟同学同进,打造书法特色校的做法得到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切实抓好活动开展
  把开展活动作为适应老年群体需要并使之不断增强活力的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抓活抓实抓出特色。 几年来,承办了国家基地授牌仪式、国家基地首届经验交流会等国家、省、市在本区开展的大型活动7次;主办了庆祝建党95周年“95 80 67 21”诗书画作品综合展、纪念绿园建区20周年“中国梦?绿园情”书画展以及“大手牵小手 童叟庆六一”书画作品展等大展和10次、本会理事盛文和、王景深等个人书画作品展4次。累计参展作品2300余幅,观展群众达12300多人次。

积极做好舆论宣传
  创办了老年工作刊物 《绿园枫林艺苑》和《绿苑诗叶》。
  编辑出版了《春红绿园》 绿园区老年诗歌作品集、《春红绿园》 绿园区老年书画作品集、《绿园撷英》 绿园区老年诗书画名人作品集、《翰墨春秋 永乐年华》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首届书画基地(长春绿园)交流作品集。


  充分利用《中国老年书画报》《中国书画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吉林晚晴艺苑》《夕阳书画园地》及省市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